浩渺太空的吉林符号
来源:吉林日报 2018-01-09 14:56:00
2017年11月21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伴随着一阵轰鸣,“吉林一号”视频04、05、06星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直击长空。
至此,在距离地面650公里的浩瀚太空,8颗“吉林一号”系列卫星长守苍穹,承载着吉林人民的梦想!
这个梦想就是早日建成科技大省、航天大省!近年来,在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的有力领导下,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突破传统卫星设计模式,自主研发了“星载一体化”卫星研制技术,掌握了多项世界领先技术。如今,8颗卫星在轨运行,商用卫星产业化道路越走越稳,这不仅引领着我国航天产业的深刻变革,更为吉林省的振兴发展战略提供了强劲动力。
“星载一体化”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十年磨一剑。10年间,我们攻克了卫星和载荷结构一体化、热控一体化、快速集成测试技术等技术难关,终于掌握了‘星载一体化’卫星研制技术,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宏光说到。
2015年10月7日,“吉林一号”4颗卫星发射成功。它是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开创了我国商业卫星应用的先河;它也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星载一体化”卫星,创造性地将载荷与平台融为一体;它更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实现了发达国家航天界几十年的跨越。
创新的脚步并没有停止。2017年1月9日,“吉林一号视频3星”成功发射。这颗卫星的中心计算机、有效载荷、电源、数传等分系统有了大幅升级,还增加了喷气推进系统。它获取亚米级分辨率的彩色动态视频的幅宽大于11km×4.5km,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进入新时代,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吉林一号”视频04、05、06星根据商业市场需求对星载相机系统进行了性能优化,完善和增强了星座观测能力,更好地促进遥感行业应用、商业市场推广。
八星在轨,璀璨星河。如今,“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在同一区域进行相邻两次遥感观测最短时间间隔由原来3天回访一次缩短至1天回访一次,“星载一体化”相关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领先地位!
商用卫星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提到商业化,贾宏光说:“‘吉林一号’系列卫星获取的信息可直接出售给企业和百姓,这开创了我国卫星商业运营的先河,推动了我国航天产业的变革。”
军民融合发展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吉林一号”系列卫星运行2年来,一条围绕航天信息生产加工的军民融合产业也正在吉林兴起,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
为保障卫星技术研发,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打造了国内一流的生产试验平台。他们先后建成综合电子、姿轨控仿真、热控实施等3个实验室,精密光学加工与检测、载荷与精密装检、卫星电装、环境试验等4个中心和独立的卫星总装与测试大厅,拥有了国内先进的光学遥感卫星研制条件,形成了集设计、加工、检测、装调为一体的完整生产线,具备了年产15颗卫星的能力。
在市场开拓方面,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先后同省公安厅、林业厅、农业委员会等20余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统筹各类需求,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遥感应用服务。截至2017年12月,“吉林一号”系列卫星共完成7700余次拍摄任务,先后向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和公司企业提供了指定地区的卫星遥感数据。
小卫星带动大产业。如今,在“吉林一号”系列卫星的推动下,一条包含精密加工、光学加工、碳纤维复合材料等产业被凝聚到一起,形成了集成效应;航天信息深加工、大数据分析等新业态正在形成。航天信息产业正面临着深刻变革,卫星产业商业化释放了巨大活力!
“卫星+”驱动产业创新
“小卫星项目驱动了产业创新,吉林将全力打造民用航天产业集群。”贾宏光说。
近年来,“吉林一号”卫星项目不仅催生了一批新的航天器件和单机供货单位,而且吸引了更多非传统航天工业部门参与到航天产业,促进了航天装备制造技术发展和数据挖据与分析技术进步。
为了进一步连通上下游产业,打造民用航天产业集群,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投资54亿元,建造航天信息产业园。产业园总建筑面积达到17.09万平方米,项目一期占地1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73万平方米,投产后可达到年产30颗卫星能力。这大大提升了生产能力,加快了产业升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已与省政府、长春市政府联合成立了总规模5亿元的“吉林省航天信息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他们计划建设可容纳2000人的“创客”平台,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此外,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主导成立了“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创新联盟”。联盟由27家企业,2所重点高校和8家科研院所组成,主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开展联合攻关,推动技术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如今联盟已取得不少成果。
浩瀚星空,人类从未停下过探索的脚步。新时代,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定下了更加宏伟的目标。他们计划在2020年前发射60颗卫星,2030年前实现138颗卫星组网,以具备全球任意地点10分钟内重访的能力。他们致力于打造空天地一体化遥感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商业模式,服务全球70亿人。我们相信,在新时代,这样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记者手记:
10年间,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星载一体化”技术开创了我国航天领域多项第一,多项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创新成果熠熠闪光。长光人是如何做到的?一下午的采访让我们找到了一部分答案,这就是勤奋。没有辛勤的付出,没有大量的实践积累,哪来的科技创新!哲学上说量变引起质变,积累对于创新有着重要作用。创新是这个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大到卫星上天,小到一堂课、一篇稿件我们都要创新。但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去求新求变。向长光人学习,就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缪友银、毕雪)
责任编辑:刘新
丝路视界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