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

吉林要闻

长春新区巧筑高水准“双创”强磁场

来源:长春日报 2019-09-05 09:37:36 徐 微

摘要:长春新区北湖科技园强化产城融合发展,通过合理布置科研、产业、生活、休闲娱乐功能,打造涵盖高科技园区、金融商务、生态住宅等产品形态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地……一个个高水准的“双创”孵化平台,让一个个科技企业幼苗破土成长。

不久前,在长春新区北湖科技园,又一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孵化成功,开始对外“招兵买马”,另辟一隅建厂待产。

“像北湖科技园、光电子产业孵化器、摆渡创新工场这种模式新颖的孵化载体在长春新区已有44家,在孵企业上千家,孵化成功的企业超过2500家,创造就业岗位2万余个。”长春新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孵化孕育的“种子”在新区形成一片繁茂的“森林”,希达电子、光华科技、东卓汽车电子等一批创新型企业正引领新区先进制造业、物联网产业大踏步前行。

起步早 发展快 融合好

坐落于长春高新区的长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于1991年8月,是长春新区最早的孵化载体,也是吉林省最早成立的综合科技企业孵化器。2012年以来,孵化载体建设速度逐步加快,截至2018年年末,经长春新区认定的孵化载体共44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6家、孵化器6家、加速器1家、大学科技园1家,占全市半数以上。建筑总面积达百万平方米,孵化面积76万平方米。

“很多孵化载体正由综合型向专业型转变,逐步向细分产业聚焦。”长春新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汽车电子产业园为例,该产业园近年来专注于汽车电子产业的孵化,已集聚一汽延峰伟世通、丽明科技、东卓汽车电子、南京奥联电子等54家汽车电子企业。园区通过资源整合,引导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链、成为利益共同体,逐步占据汽车电子产业分工的最高端。

同样,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孵化基地如今已吸引30余家省内外优秀企业入驻,孵化基地正引导企业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地理信息大数据核心技术,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通过深度融合,联合开展业务,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吉林省物业行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则是国内唯一以孵化物业企业为渠道、以服务业主为目标的平台,目前已有400余家物业企业入孵合作,前景看好。

软硬件兼顾 服务体系健全

在长春新区,益田硅谷新城、青年荟创业孵化基地、北湖科技园等孵化载体正由单一载体向包含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链条孵化转变,可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不同服务。 

“最初,我们的孵化载体主要为创业者提供最基本的场地、通信、融资渠道、生活服务等硬件环境。现在,还能提供企业发展计划、市场营销策略、财务咨询、人才培训、项目对接、优惠政策落实等软性服务。”益田新兴产业集团总裁马英表示。

近几年,长春新区各孵化器不断升级,已形成包括创业导师、辅导员和联络员在内的创业导师工作体系。作为吉林省内第一家众创空间新型孵化器、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摆渡创新工场以天使投资为主,在所属各孵化基地均设立“天使投资、创投咖啡、创客空间、创业传媒、创业培训、技术转移、创业咨询、创业财务、网络协同”九大创业服务板块,成功打造“一站式、全功能、专业化、特色化”的创新服务平台。斯纳欧服务外包产业创业孵化基地还成立了培训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训、就业等一条龙服务。

运营特色鲜明 孵化效果显著

吉大科技园依托学校科研实力,以服务创业学生为主,使一批学子走出校园就成为企业家;光电子产业孵化器依托专注科研成果转化,使一批“小而美”“高精尖”的企业脱颖而出;中俄科技园以国际合作建设为孵化载体,打造对外合作示范园区,让一批国际先进技术和成果走进长春;北湖科技园强化产城融合发展,通过合理布置科研、产业、生活、休闲娱乐功能,打造涵盖高科技园区、金融商务、生态住宅等产品形态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地……一个个高水准的“双创”孵化平台,让一个个科技企业幼苗破土成长。

据长春新区工信部门负责人介绍,2019年新区累计投资孵化企业300余家,投资金额超5亿元。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8家,科技型“小巨人”企业35家。201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超30亿元。


责任编辑:刘新

相关阅读

精彩视频

推荐阅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