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

让城乡发展“同频共振”

2017-12-06 11:13:15

摘要:近日,记者走进吉林省南部的小山城——通化县,开启了一场奇妙之旅。

近日,记者走进吉林省南部的小山城——通化县,开启了一场奇妙之旅。

从通化市转乘公交车,大约40分钟就能抵达通化县政府所在地——快大茂镇。“去‘快大’可方便了,从早上5点到晚上八九点都有车。”市民张大爷热情地带着记者走到站台候车。

“通化——快大”专线车,是连接市区与通化县城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没等上3分钟,车就来了。票价只要4元,实在是亲民。

挑个靠前的位置,欣赏沿途风景。出了城区,车往山里开。刚劲的山石在右,冰封的浑江居左。平坦的柏油公路和往来的车流折射出山区人们实实在在的开拓与追求。

当地人指着高耸于浑江上的桥桩兴奋地说,高速路将通往集安,到那时,通化县的交通会更顺达。

过了振国药业、人参产业园、通天酒业、商业综合体等现代产业项目集群就坐落在路旁。

沿着同德路向西,路南侧便是人参交易市场。冰冷的风没有吹散人们的热情,临街的数十家店铺无一不开门迎客。推开交易市场大门,纵横错落的“交易街区”一眼望不到边际,满是园参、林下参、灵芝、黄芪、天麻等山珍野货,从散装到精深加工产品,林林总总,应有尽有。瞄准这里每日发生的众多交易,快递惠民中心做起了鲜参寄存、人参保温箱批发的专营生意。

距市场不足百米的门市楼里,传来密集的施工声,那是在建的通化县首个旅游服务中心。

“6月至11月,天南地北的大量客商都会涌入快大茂镇交易人参,这是多么难得的潜在旅游资源!”通化县旅游局局长张茂强告诉记者,游客服务中心计划明年开业,不但会汇集参茸、葡萄酒、白酒、松花石等当地优质名品,还将全面推出通化县的1日游、多日游、生态康养游等路线产品,甚至还打算“预热”冰雪旅游。

其实,通化县的葡萄酒和医药产业,记者早有耳闻,可是对景点景区却知之甚少。张茂强建议记者走一走,亲身感受这座“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小山城。

长白山南麓的通化县,曾经与很多资源型城市一样,遭遇过矿业独大的发展难题。经历了产业结构变迁,医药、食品加工等新兴支柱产业持续发力,通化县向绿色经济转型的路径渐渐清晰。这期间,退耕还林、山林修复等工程也让曾经沉寂的矿山再度恢复生机。现在,通化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6.9%。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实在的公共福祉,也是最普惠的生态旅游资源。于是,几年前,通化县提出“生态立县”战略。目前,他们将“生态牌”作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第一要素。

通化振国养生谷壹号庄园建在依山傍水的英额布水库旁。举目远眺冰雪错落覆盖的山顶别墅、欧式古堡、度假酒店和森林木屋,宛如置身于童话世界。行政部经理刘万春告诉记者,万通集团累计投资近5亿元,建成项目一期工程。每年5月到11月,庄园都会为中高端消费者提供康养旅游服务。

生态游奏响了医药企业多元发展的协奏曲,也开启了乡村经济“换道超越”的新路径。

11月22日,三面环山的赤柏松村机器声轰隆作响。村民们将十来台造雪机运到山脚下;村头新建的10多栋温室大棚里,蔬菜、草莓长势喜人;游客餐饮中心楼体已经封顶,可容纳1500人同时就餐;新落成的游客住宿区里,村民们正在组装家具。

长期以来,赤柏松村只是个闭塞、沉寂的小山村。直到3年前,“康养谷”旅游项目落户,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里128公顷荒山地打包流转给了“康养谷”,村民揣着“地租”,在家门口就变成“打工仔”,种花、修路,忙得不亦乐乎。 

慢慢地,慕名而来的游人越来越多,小村乘上了旅游业的发展快车。“12月中旬,雪层将达到半米。成年人可以来滑单板、双板,青少年能在戏雪区里玩雪圈。餐饮区、住宿区和采摘园也都会一齐开放。”今年,投入4000余万元新建冰雪旅游项目,“康养谷”负责人卢奎宇信心满满。

思维一变,发展的路子就宽了。旅游业的一个宝贵属性,就是跨界融合。自古以来,通化县内就星罗密布着大大小小的酒厂,从传统白酒到现代化的葡萄酒企业,酒文化在这方水土游刃有余。那么,优势产业遇见了旅游,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记者决定去一探究竟。 

快大茂镇向西南,20公里的鹤大公路直通大泉源村。400年前,人们在此地安营扎寨、耕田酿酒;400年后,在“嘎珊烧锅”旧址上,“中华老字号”企业通化大泉源酒业建起了常年免费开放的大泉源酒文化历史博物馆。 

“喝杯酒,暖暖胃。”大泉源人好客,将企业整体打造成景区。车间主任邢志富自豪地告诉记者,古法酿造技艺被企业沿用至今,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伴着“久远”的酒香,木酒海库、传统工艺酿酒车间、古法酿酒浮雕群、游客服务中心,穿行于雕梁画柱的仿古建筑群中,游客们不禁赞叹,好一场历史浸润现实的穿越! 

细数通化县旅游资源,不仅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还有高志航烈士故居、松花石小镇、满族乡等许多可深入挖掘的精品项目。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多元化的产业基础,预示通化县旅游业具备雄厚的发展潜力。为此,通化县将旅游业定位为新支柱产业,提出“山水生态园林城,休闲健康养生地”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以期促进城乡发展的“同频共振”。 

张茂强介绍,目前,通化县正在鼓励和引导生态、工业、现代农业、乡村振兴战略、红色旅游和民俗文化等全社会要素与旅游产业融合,打造“多彩通化县,缤纷四季游”的旅游公共品牌。(记者:李樊 来源:吉林日报)

责任编辑:刘新

精彩视频

推荐阅读
热点文章